未来离我们有多远?5年、10年,抑或是更久远的正在塌缩中的某个时空?4月17日,北京车展开幕前一周,长安汽车给出了答案——未来离我们只有区区2000公里。
这 是长安汽车总部所在地重庆距离北京的距离,沿着G65、G30、G4高速,途径西安、郑州、石家庄,一路向北。不过,这看似寻常的一条路,却因为长安无人 驾驶汽车“通向未来”的驾驶方式而变得与众不同——经过6天时间、经历各种复杂路况及多变的交通环境后,由长安量产车型睿骋改装而成的无人驾驶汽车,在完 成超长距离的各项测试后顺利抵达北京。
“这次测试车型的无人驾驶技术属于三级。”虽然同参加收官仪式的其他来宾一样难掩自己的兴奋之情,但长安汽车副总裁李伟依然保持着应有的清醒。所谓三级无人驾驶技术是指在高速公路等特定交通环境下,汽车可实现自动驾驶,驾驶者能够较长时间不参与驾驶控制。
按照业界对无人驾驶技术的分级,四级为最高级,即,车辆完全实现自动驾驶,而无需驾驶员的介入(驾驶员仍可主动介入以接管车辆)。其他三级则包括:车道偏离提醒系统的一级,量产级的自适应巡航系统的二级,以及此次长安汽车测试的自动驾驶的三级。
纵 然如此,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三级无人驾驶技术长途高速测试的汽车企业也寥寥无几。2013年12月,沃尔沃在瑞典哥德堡启动了无人驾驶汽车公路测 试;2014年5月,奔驰S级完成了从德国曼海姆至普福尔茨海姆100公里的测试,以展示奔驰30年无人驾驶技术的成果;翌年1月,奥迪用一辆A7测试车 完成了从美国硅谷至拉斯维加斯长达550英里(约合885公里)的无人驾驶测试,这也是全球首次公开性长距离测试。
显而易见,无论是以安全著称的沃尔沃,还是百年奔驰,抑或是启迪未来的奥迪,在无人驾驶领域,长安的此次超长距离无人驾驶测试都树立了新的标杆。
“这 次测试验证的技术包括全速自适应巡航系统、高速公路交通拥堵辅助,主动分配车道,自动超车换挡,高速巡航、主控识别、限速标识和解除限速标识……这些都通 过了我们原先设定的标准。另外安全、人机交互等技术也达到了我们的初期标准。”长安汽车研究总院总工程师黎予生跟完了测试全程,对这款无人驾驶汽车所取得 的测评结果,他如数家珍。
要完成这些测试,并保证安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经过改装的睿骋自动驾驶汽车装载前视摄像头、前视雷达、激光雷达、高精地图及诸多智能尖端科技的设备,可谓不折不扣的“黑科技”附体。
以 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变化车道超车为例,当驾驶员发出超车指令后,位于车身前后左右四处的角传感器便开始工作,首先要探测四周是否有其他车辆,同时要探测后 方相邻车道是否有车。在确认安全后,在判断此次超车是否符合交通法规(比如车道线是否为虚线,如是实线,则车辆会自动做出不予超车的决定)后完成超车。而 这一系列动作,仅仅在毫秒级的时间段内完成。
“长 安无人驾驶汽车最大的特点是以安全为基础。”黎予生介绍说,在睿骋测试车上的每一个系统都使用了双CPU构架,同时运行同样程序,其中一个CPU运行主程 序,另外一个CPU监视这一程序。“当然对于所有的感知、执行、决策系统,我们都需要它满足ISO26262,这就是我们强调安全的基础。”
无人驾驶这一革命性的创新技术,不仅在节约能源、缓解拥堵、促进交通管理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更重要的是,无人驾驶技术将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在交通日益拥挤、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无人驾驶技术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前沿的交通运输技术。
按 照长安的规划,目前已实现了在睿骋和CS75的量产车型上搭载全景辅助系统、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等科技配置。其中,并线辅助与全景辅助系统还做到了中 国品牌首发;全速自适应巡航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前防撞预警系统、自动泊车辅助系统今年将在睿骋、 CS75、逸动、CS35等车型正式量产,并达到智能化一级水平。至2018年,可达到高度无人驾驶,并实现部分量产任务;而到2025年,长安将实现四 级无人驾驶技术水平的量产,这意味着汽车智能化时代的真正到来。
“在‘十三五’期间,智能网联汽车必将获得与‘十二五’电动汽车一样的成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前景、也为长安的无人驾驶汽车伸出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