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对追尾事件进行分析,奇瑞汽车在自家的碰撞安全实验室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连环追尾碰撞测试”。
一、碰撞车辆——瑞虎7
这次碰撞测试的测试车为奇瑞瑞虎7,奇瑞用这辆车来测试,除了对车型本身的自信,应该也有为其造势的考量。
ngdesc="瑞虎7是奇瑞在今年9月份发布的紧凑型SUV,作为奇瑞T1X平台的旗舰车型,奇瑞对其寄予了厚望。" style="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瑞虎7是奇瑞在今年9月份发布的紧凑型SUV,作为奇瑞T1X平台的旗舰车型,奇瑞对其寄予了厚望。
ngdesc="全车采用承载式车身结构,高强度钢的使用率是60%,超高强度钢的使用率为8%。" style="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全车采用承载式车身结构,高强度钢的使用率是60%,超高强度钢的使用率为8%。
ngdesc="这辆车还为底盘设计了封闭式副车架(在碰撞中能够更好地吸收能量、传递能量、稳定车身)。" style="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这辆车还为底盘设计了封闭式副车架(在碰撞中能够更好地吸收能量、传递能量、稳定车身)。
ngdesc="从白车身上我们还能发现有两条比较明显的传力路径,这应该是应对正碰和追尾的主要能量传递路径。" style="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从白车身上我们还能发现有两条比较明显的传力路径,这应该是应对正碰和追尾的主要能量传递路径。
实际上,瑞虎7在研发初期的设计阶段就进行了大量的CAE(工程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工程)模拟分析,这次碰撞测试也是对在研发过程中模拟仿真结果的验证。
二、碰撞场景
这次碰撞测试,用官方的话来说是一次“乘用车追尾卡车,乘用车追尾乘用车”的事故模拟,不过从现场的情况来看,我认为下面的说法更准确一些。
ngdesc="碰撞现场一共有三辆车,分别是一辆静止的大货车,一辆距离货车很近的红色瑞虎7(目标车),以及一台蓝色的瑞虎7(子弹车)。" style="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碰撞现场一共有三辆车,分别是一辆静止的大货车,一辆距离货车很近的红色瑞虎7(目标车),以及一台蓝色的瑞虎7(子弹车)。
ngdesc="图为在跑道尽头的蓝色瑞虎7(子弹车)。" style="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图为在跑道尽头的蓝色瑞虎7(子弹车)。
ngdesc="整个测试过程是:蓝色的子弹车将以50km/h的速度撞向红色目标车,静止的目标车在遭受撞击后,将以26.2km/h的速度追尾大货车。最后,对整个事故进行研究。" style="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整个测试过程是:蓝色的子弹车将以50km/h的速度撞向红色目标车,静止的目标车在遭受撞击后,将以26.2km/h的速度追尾大货车。最后,对整个事故进行研究。
其实,这个测试更像这样一个场景:
你开着车在高速路上奔驰,突然发现前方有事故,而且前方车辆都已经停了下来,此时你会紧急刹车,但由于车速太快,你在速度下降到50km/h时,最终撞击到前车,并引发连环追尾。
而测试的目的就是为了看看追尾到底会对车辆和车内人员造成哪些损失。
三、碰撞过程及结果分析
有了前面的抛砖引玉,下面就步入正轨,碰撞测试视频奉上。这个视频由高速摄像机从三个不同机位进行拍摄,请认真观看哟。
就我个人而言,现场感觉还是很震撼的,我参加过很多碰撞测试,追尾碰撞的确是大姑娘坐花轿——头一次,不管是噱头还是真本事,一个厂家能将这种测试公开,本身就需要一定的自信,当然这也为公开的非标准碰撞测试开了先河,相信未来这样的公开测试会慢慢增多,也会让更多人了解实际发生事故的真实情况。
OK,言归正传。我们以子弹车-目标车的顺序,看看在碰撞测试后,车辆和乘客都有怎样表现。
1、本质是正面碰撞的子弹车
我们将子弹车单独拿出分析,可以很清晰地发现,对于子弹车而言,这场追尾就是一次正面碰撞测试。
ngdesc="先看乘员舱,目测保持完整,A柱无明显变形,前风挡没发生破碎,碰撞过程中车门无开启。" style="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display: inline;" />先看乘员舱,目测保持完整,A柱无明显变形,前风挡没发生破碎,碰撞过程中车门无开启。
ngdesc="静止后,四个车门都可以正常开启,不会对逃生造成阻碍。" style="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display: inline;" />静止后,四个车门都可以正常开启,不会对逃生造成阻碍。
ngdesc="车内安全气囊正常弹开,内饰保持完好。我仔细观察了内饰是否有飞溅和断裂,发现没有任何问题,基本排除出现二次伤害的可能。" style="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display: inline;" />车内安全气囊正常弹开,内饰保持完好。我仔细观察了内饰是否有飞溅和断裂,发现没有任何问题,基本排除出现二次伤害的可能。
ngdesc="再看车头,瑞虎7前保险杠变形,吸能盒溃缩,很好地吸收了碰撞的能量。" style="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display: inline;" />再看车头,瑞虎7前保险杠变形,吸能盒溃缩,很好地吸收了碰撞的能量。
ngdesc="碰撞地面也未出现燃油泄漏,没有出现起火现象。" style="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display: inline;" />碰撞地面也未出现燃油泄漏,没有出现起火现象。
从子弹车的现场状况来看,车子在被动安全上表现的很出色,我认为车内假人应该不会受到太多伤害,测试的数据结果也表明我的判断是对的。
2、鞭打测试+正碰测试=目标车
因为子弹车的撞击,目标车相对大货车经历了二次追尾。而在子弹车的撞击下,目标车的追尾速度达到了26.2km/h,这一速度已经超过了Euro-NCAP(24.45km/h)的测试标准。
ngdesc="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目标车驾驶舱未发生大的变形。" style="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display: inline;"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目标车驾驶舱未发生大的变形。
ngdesc="前保险杠轻微变形,地面无液体泄漏,前挡风玻璃完好。" style="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display: inline;" />前保险杠轻微变形,地面无液体泄漏,前挡风玻璃完好。
ngdesc="尾门与后保险杠发生变形,后风挡无破碎。" style="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display: inline;" />尾门与后保险杠发生变形,后风挡无破碎。
ngdesc="后轮地面无燃油泄漏,油箱安全性能合格。" style="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display: inline;" />后轮地面无燃油泄漏,油箱安全性能合格。
ngdesc="车内气囊正常弹出,内饰无锋利断裂,无飞溅。" style="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display: inline;" />车内气囊正常弹出,内饰无锋利断裂,无飞溅。
从视频的慢放来看,目标车在经受前后夹击时,车身最大程度地保存了乘员空间,同时可以发现车体产生了一些变形,这对能量的吸收和传递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碰撞热后的冷思考
先给大家看看这次碰撞测试的成绩单。
不得不说,成绩非常好。可以说,奇瑞是在对瑞虎7非常有信心的情况下促成了这次碰撞测试。那么,回顾整个测试,我再聊聊这次实验的一些想法。
我们先从子弹车说起。
ngdesc="前文提到过,对于子弹车而言,它就相当于正碰,而速度只有50km/h,要知道C-NCAP的100%正面刚性碰撞都是64km/h,因此我相信对瑞虎7来说这没有什么困难。" style="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display: inline;" />前文提到过,对于子弹车而言,它就相当于正碰,而速度只有50km/h,要知道C-NCAP的100%正面刚性碰撞都是64km/h,因此我相信对瑞虎7来说这没有什么困难。
ngdesc="前车并没有刹车或拉下手刹,因此在碰撞过程中,子弹车的动能并不不会在几百毫秒内瞬间被自己吸收。" style="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display: inline;" />前车并没有刹车或拉下手刹,因此在碰撞过程中,子弹车的动能并不不会在几百毫秒内瞬间被自己吸收。
它会有一部分会转换为目标车的动能。这也是为什么子弹车发生正碰,但车前部并不惨烈的原因。
这个时候,肯定会有人问,为什么不进行车辆行驶中的追尾测试,其实这也与实验室的条件有关。碰撞实验室中,拖拽机构只能拖一辆车,为了能最大限度贴近现实,奇瑞只好提高子弹车的碰撞速度(50km/h),目标被撞后的速度也达到了26.2km/h,已经超过了ENCAP的标准。
然后来说说大货车。中国对于日常行驶的大货车其实有很明确的防追尾安全要求,但在实际生活中,追尾大货车造成的事故居高不下。
ngdesc="《汽车和挂车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要求》规定,后下部防护的下边缘离地高度不大于500mm,固定牢固且具有一定刚度。" style="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display: inline;" />《汽车和挂车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要求》规定,后下部防护的下边缘离地高度不大于500mm,固定牢固且具有一定刚度。
而现状是大货车很多都不达标,这就迫使乘用车加强对追尾事故的防范。这次碰撞中,目标车是以26.2km/h的速度追尾货车,从现场看,大货车基本没受什么伤害。
由此可见,追尾大货车,无论车辆什么结构,都很危险,所以这就需要自身安全意识的提高。
五、预防追尾,从老司机做起
说了那么多车辆的问题,大货车的问题,我想在无人驾驶还没到来之际,人才是汽车事故中的主要因素,因此借着这篇文章,我在最后向大家安利几个预防追尾的注意事项,共勉。
ngdesc="1、跟车不能过近,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随时准备随前车紧急刹车而刹车。高速行车速度超过100km/h,应与前车保持100m以上的安全车距。" style="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display: inline;" />1、跟车不能过近,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随时准备随前车紧急刹车而刹车。高速行车速度超过100km/h,应与前车保持100m以上的安全车距。
ngdesc="2、尽量避免紧急刹车。有情况要提前减速,使用点刹车提示后车。行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技巧是提醒后车,有效防止被追尾。经常留意后车,如果觉得后车跟得太近,可以轻点刹车提醒。" style="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display: inline;" />2、尽量避免紧急刹车。有情况要提前减速,使用点刹车提示后车。行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技巧是提醒后车,有效防止被追尾。经常留意后车,如果觉得后车跟得太近,可以轻点刹车提醒。
ngdesc="3、集中精神。有几年驾龄的老驾驶员,往往对自己的技术过分自信,开车打电话、喝水、开音响等行为,都是导致追尾的安全隐患。注意休息、避免路怒,也有利于你集中注意力。" style="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display: inline;" />3、集中精神。有几年驾龄的老驾驶员,往往对自己的技术过分自信,开车打电话、喝水、开音响等行为,都是导致追尾的安全隐患。注意休息、避免路怒,也有利于你集中注意力。
ngdesc="4、不乱变道。在道路拥堵时随意变更车道,也是造成追尾的重大安全隐患——你容易被后方的车辆追尾,你前方车辆出现意外情况时也会来不及反应。" style="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display: inline;" />4、不乱变道。在道路拥堵时随意变更车道,也是造成追尾的重大安全隐患——你容易被后方的车辆追尾,你前方车辆出现意外情况时也会来不及反应。
编辑点评:只要汽车还存在,安全永不过时。目前,大量的主动安全功能的确能令车子更智能,也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但作为最后一道防线,被动安全性依然不能被忽视,车企们依然需要继续做加法,不断提升车辆碰撞安全。实际上,从2006年以后,中国品牌就已经在车辆安全上有所作为,正是厚积薄发才有了前段时间的吉利垂直碰撞,才有了今天奇瑞的追尾测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品牌的汽车产品将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