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汽车市场转冷,中国汽车品牌企业也面临着严峻考验。如何面对品牌溢价低、新技术研发少、企业经营策略的稳定性差,正成为摆在长安汽车掌门 人朱华荣面前的三大难题。即使是当下中国品牌依靠中低端SUV产品赢得了市场,换取了片刻喘息,但谁敢说中低端SUV市场永远不会像当下的轿车市场一样, 面临着被合资产品蚕食的局面。
长安汽车副总裁李伟甚至直言,三年后的SUV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将重蹈轿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将在未来三年短兵相接。而如何 在未来的正面交锋中仍保留自主品牌的一席之地,对此,朱华荣提出了三大策略:打造科技时尚、节能环保、安全智能的产品;让客户享受全方位的“愉悦体验”; 在行业层面要加强联合、抵御风险、提升效率和节约成本。
三年时间窗口
毫无意外,在这次成都车展上,长安汽车带来的是旗下又一款SUV汽车——起价14.28万元的长安四驱SUV—CS75。
SUV的销量已经高速增长了十几年,汽车行业资深专家贾新光表示,今年1月份至8月份长安之所以能交出180.7万辆销量的好成绩,与旗下 SUV销量增长不无关系。但问题是,SUV的快速增长能维持多长时间,在中低端SUV市场上占据优势的中国品牌该如何争取这个时间窗口来缩短与合资品牌的 差距。
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刘智丰表示,现在自主品牌的竞争优势体现在8万元至12万元的SUV市场区间中。今年1月份至7月份,SUV的销量同比增 长了44.31%,一是因为合资企业没有关注到这个细分市场,自主品牌在这方面定位精准;另外则是,自主品牌轿车的销量呈现负增长趋势,真正体现实力的是 轿车产品,因为轿车占整个市场的份额高达75%。“轿车做好了才能让中国汽车市场有持续稳定的发展,我们共同的心愿是希望把这个做得更好。”
在朱华荣看来,SUV销量的增长势头还会延续。“目前来看,SUV车型全国销量占比在28%左右,而在成熟的市场中,SUV销量的占比一般在 30%至35%之间,再加上中国人对SUV车型似乎更加青睐,中国市场对SUV车的销量占比比成熟市场更大,会达到35%至40%之间。”
贾新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外SUV价格偏高,而国内SUV市场受到消费者欢迎是由于其造型时尚、空间大和国内家庭结构的改变。
但是,对于SUV前景的判断,朱华荣并不乐观,其认为未来五年自主品牌在SUV的销量增速优势将丧失。而李伟则更加悲观,其认为,“不出三年 SUV市场(包括高中低市场)的竞争程度会和轿车一样,而且销量会出现下滑。”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目前快速增长的SUV和MPV细分市场,预计2018 年销量增长速度将会由现在的50%降到10%左右,接近饱和状态。而MPV毕竟是小众市场,基于成本以及中国的路况和停车位,不太可能有太大的发展。
对此,朱华荣提出的应对策略是,扎扎实实把产品做好、把握用户需求、做好质量和客户服务。“在这个时候,汽车厂家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能否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能否持续保证产品的高质量,能否真正保证服务质量。”
据了解,下一步,长安汽车的产品除了对主流SUV的坚持,长安还将针对个性化用户推出cross跨界车以满足需求。朱华荣还表示,尽管长安旗下 睿骋汽车代表了长安作为自主品牌向上的产品形象,长安在产品打造上不会放弃向高端突破。未来,长安汽车也将推出一款介于睿骋与逸动的B级车以满足市场需 求。
朱华荣的三个担心
如何利用好这三年窗口期以便后市提升业绩,朱华荣提到了中国品牌当前面临的三个问题:一是品牌溢价能力;二是新技术的应用情况;三是企业是否拥有持续稳定的经营质量。
更重要的是,第三点是自主品牌面临的最大问题,长安汽车作为上市公司必须要给资本市场一个好的交代,但为了长安品牌能长远发展,在保证上市公司 基本盈利面的前提下,公司会在研发上投入大量的资金,研究新产品新技术。朱华荣坦言,目前来看,长安汽车在智能汽车方面有较大研发投入,“从某种意义上来 说,我更看好智能汽车,因为至少不用怀疑这个方向有问题”。
具体来看,朱华荣对自主品牌的担心主要表现为,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溢价进一步拉大,中国品牌在主流细分市场与合资车型的均价差在80%以上;中 国品牌已无成本优势,单车规模小,成本分摊大,中国品牌平均单车销量为2.5万辆,合资品牌则为6.5万辆;自主品牌的冬天已经到来,中国品牌形象总体偏 低,销售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恶化。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朱华荣认为,在做好中国品牌的产品和服务这些最基本的前提下,中国品牌要和中国品牌甚至是世界品牌联合在一起。
对此,知名汽车分析师张志勇也告诉记者,在今后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竞争中,中国品牌应该“提高品质,改善性能,加强传播”。
此外,目前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面已经成立了中国品牌联盟分会,至于在中国品牌要和世界品牌联合方面,朱华荣解释道,中国品牌与世界品牌的合作 表现在中外汽车企业的合资合作,以长安汽车为例,长安在合资合作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借助合资企业产能生产自主品牌车型,比如奔奔借助长安铃木的产能等。
据了解,长安汽车下一步将有计划与合资公司共同研发、共用平台以及动力系统,而且不排除未来共用长安的平台,大幅度降低研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