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试驾……这些五花八门的业务线,还远远不能满足滴滴的“胃口”。
8月22日,滴滴出行正式确认,已开始进军在线租车领域,或将与一嗨租车进行合作,旗下租车业务已于7月开始在上海测试运营,部分用户可以体验滴滴提供的租车服务。据滴滴方面称,滴滴租车首创全程线上化服务及免费上门送取车模式,用户无需花费额外费用,只要在服务时间内提前2小时下单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滴滴出行正式确认该消息的前两天,神州租车也上线了免费送取车业务,同样以首创自称。“我们这个活动已经推出好几天了,全国近800家直营店均可体验,且这项免费服务没有时间限制。”一位神州租车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滴滴租车与神州租车先后上线免费送取车业务,折射出当前国内租车市场火爆背景下,各个玩家都想在其中分一杯羹。事实上,根据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汽车租赁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预计,2016年我国汽车租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44亿元,未来五年(2016-2020)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1.07%,2020年汽车租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168亿元。
“目前国内租车服务市场整体而言是蓝海。”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该市场中,诸如神州、一嗨是重资产模式,平台车辆较容易管理控制,也可在二手车市场进行资产盘活。滴滴则是从出行市场跨界到租车市场,在通过用车平台培养一定用户粘性后进行跨界,肯定会对传统汽车租赁公司产生一定影响。”
模式之辩
听说滴滴新上线了租车业务,王女士表示好奇。“免费上门送取车模式我能理解,这个全程线上化服务有什么特别之处?”王女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解道。
据记者了解,在此之前,王女士租车自驾通常是通过神州租车或其所在当地小型租车公司完成的。“过去的租车流程包括,在神州租车或其他租车平台上选择车型、租还时间、取还车地点,届时到选定地点取还车就可以。如果要上门送取车,需要额外缴纳费用。”王女士称。然而,随着神州租车也上线了免费送取车业务,这令王女士觉得,滴滴与神州租车在服务流程上没有太大的差别。
滴滴方面却并不这么认为,“用户使用滴滴租车可享受到全程线上化智能租车服务,包括一键选车、免费上门送取车等,还可以在线修改还车时间、地点等。”滴滴方面相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其他的市场玩家相比,滴滴租车致力于成为一个体验驱动、科技驱动的共享自驾平台。”
事实上,无论免费送取车业务孰先孰后,问题的关键在于,滴滴租车与神州租车体现了两种模式。据悉,滴滴租车并不自己拥有车辆,而是采取与租赁公司合作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目前滴滴正在和一嗨等租车公司探讨,在车源和车辆运营管理等方面展开合作。神州租车平台上则拥有自己的车队、网点,属于重资产模式。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达了对重资产模式的肯定。“用户自驾游,从一个城市抵达另一个城市之后,未必会选择将车再开回去,这就体现出异省还车的重要性。神州租车目前可以实现,但作为平台的滴滴,能否打通不同省域租赁公司的资源,还有待观察。”
此外,相较于专车管理,租车服务需要更强的企业管理经验。“租车是一个相对低频而运营难度更大的市场,具体表现为线下问题较多,运营环境复杂,投入较大等。”PP租车创始人兼CEO张丙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前述业内人士亦坦言,租车市场的线下问题包括车辆偷盗、交通事故等等,“这非常考验滴滴平台与租赁公司的配合管理能力”。
“滴滴是作为平台公司入局的,未来无论大中小型租赁公司均可以在滴滴平台上运行,再加上滴滴拥有大量客户入口,也有一些其他的自有业务对接,对行业会形成一定冲击力,”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张君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需要指出的是,无论轻资产模式还是重资
产模式,均各有利弊,作为平台的取舍在于,是希望保证服务质量、服务效能及品牌,还是尽快扩大规模。”
盈利冲动
无论滴滴进军在线租车领域前路如何,显见的是,相较于过往的赔钱赚吆喝,如今滴滴对盈利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了。
此前,Uber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曾表示,滴滴每年花40亿美元来补贴司机。滴滴相关人士同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补贴的目的主要是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只是一种阶段性的市场推广方式,“恶性的、大规模的补贴是不可持续的”。
事实上,滴滴平台的补贴已经开始下降。今年6月下旬至今,许多用户接连反映滴滴大幅涨价的问题,甚至有乘客反映,同样的距离滴滴出行价格相较从前翻了一倍。有媒体报道,滴滴出行在今年6月将其国内31个运营城市的服务费用调高了1/3,在杭州、西安等地,滴滴快车价格疯涨了五六成。
一面是疯狂收割用户,另一方面,滴滴又上线了租车业务。根据神州租车数据显示,其公司目前净利润率高达25%。对于挣扎在盈亏平衡线上的滴滴而言,这是个令人眼红的数字。
然而,补贴的下降,无疑会引起用户反弹。根据国内第三方数据机构易观的数据显示,相比5月,滴滴6月的用户渗透率开始小幅度下降。到了7月,滴滴的用户渗透率出现了较大的下滑,跌幅近10%。此外,滴滴在7月的活跃用户数也降低了超70万,其用户粘性也出现了连续的下降。
未来滴滴会否考虑通过租车盈利,而在快车等业务上保持一定补贴与折扣,从而留住用户?在顾大松看来,这的确是一个新的模式。“我所理解的‘互联网+便捷交通’,就是依托市场力量打造一站式出行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并非单个业务核算成本及收益,多项业务是打通的。”顾大松指出,“通过将多个业务领域进行关联,实现交叉补贴,从而增强用户粘性,这是可以考虑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