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最艰难时期已过去。”吉利控股集团总裁、CEO安聪慧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伴随以博瑞、博越为代表的新一代产品相继上市,吉利正从产品定义期向销量提升期过渡。
3月26日,吉利全新SUV车型博越上市,开启了吉利的“SUV元年”。博越之后,吉利将在年内推出跨界SUV车型帝豪GS和小型SUV车型NL-4(吉利内部代号)。根据规划,未来,吉利的轿车和SUV车型将完成从A0级到B级的覆盖,同时MPV车型也规划完毕。
2015年开始,自主品牌销量触底反弹,其中SUV整体崛起是主要原因。据中汽协统计,目前,SUV车型在自主品牌乘用车中的销量占比已接近50%;在SUV市场,自主品牌的份额已超60%。这与其他成熟市场,轿车占主导的情况完全不同。
虽然2016年,SUV车型仍是自主品牌销量提升的关键,但“警报”也同时拉响,吉利博越上市或将成为自主品牌SUV竞争格局变革的导火索,因为就在博越上市的前一周,位列SUV销量排名第一和第三的两款自主品牌SUV相继“官降”。
●博越瞄准SUV第一阵营
经过半年的预热,吉利转型后首款SUV车型博越于3月26日上市,补贴后的起售价格为9.48万元。自主品牌SUV关注度也因此再获提升。当日,在一些汽车社区、论坛上,网友讨论博越的热情高涨。
究其原因,还是由于近段时期以来,自主品牌SUV销量持续井喷。
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SUV车型仍是整个汽车市场的销量担当,增速达到54.8%,其中,自主品牌分享了最大红利。“抓住SUV的市场空白快速 在二线市场以下布局,自主品牌的先发优势从2014年开始爆发。”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自主SUV车型的售价在10万元左右区间,分食了合 资A级车的市场。
这也正是吉利瞄准这一细分市场的原因。安聪慧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表示,以B级车轿车博瑞为例,上市初期,95%以上消费者就是冲着自主品牌性价比来的;随着发展,很多原打算购买合资品牌的消费者,在看到这款车后,则更 愿意买博瑞。吉利就是希望能够把想买合资品牌的消费者吸引来,达到和合资品牌抗衡的目的。
记者了解到,博越的策略与博瑞的不同,后者主要是通过树立品牌,进而挑战自主品牌B级车“天花板”,前者则承担了更多销量任务。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表示,博越瞄准SUV市场销量第一阵营。
中汽协数据显示,在SUV市场,第一阵营由长城H6和宝骏560组成,单月销量突破3万辆。此后,传祺GS4、长安CS75、瑞风S3和上海大众途观组成第二阵营,单月销量约2万辆。
据了解,考虑产能及市场爬坡等因素,博越今年的销量预期为单月突破2万辆。未来,伴随SUV产品矩阵完成,SUV在吉利销量中的贡献将由现在的约10%,提升到三成以上。
博越对于吉利而言,不仅是深化转型以来首款SUV车型,更是全新SUV序列的开端。为确保博越在销量上取得成功。林杰向记者表示,在产品品质、技术指标方面对标途观后,结合市场情况,在价格上,博越将直面长城运动版H6,以及其他更高端的自主品牌车型。
对此,业内有观点认为,博越上市可能是自主品牌SUV市场由蓝转红的转折点,自主品牌SUV开始从市场扩张期,向价格比拼期过渡。
●自主SUV竞争恐陷价格战
林杰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博越的定价策略与此前博瑞的相同,是“全民定价”,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直接参与,最终价格区间选取了“全民定价”的中间水平。在经过一系列产品对比后,此次博越上市最大关注点就是价格。
最终,吉利博越定价在9.88万元至15.78万元。由于博越提供2.0L和1.8T两种动力选择,不能享受国家1.6L及以下税费减免,因此吉利官方提供 4000元和6000元两种企业补贴,补贴与国家税费优惠截止日期相同。因此,博越的实际价格为9.48万~15.18万元。
据了解,这一价格不仅低于此前12.98万元的预售价格,在当下自主SUV车型中也很有竞争力。对此,林杰认为,“SUV是一个红海市场,我们早有预判,价格一定会下探。”
实际上,在博越上市前夕,位居SUV 销量排名第一和第三位的哈弗H6与长安CS75分别“官降”。3月16日,长城汽车宣布,2016款哈弗H6杀入8万元区间,降价幅度最高达3万元。此 后,长安汽车2016款CS75上市,官方指导价为9.28万至15.78万元,起步价降了1.6万元,首次进入10万元内。
对此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表示,随着SUV整体价格下探,自主品牌SUV生存空间被压缩,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一些弱的自主品牌如不加以应对,将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甚至会有被淘汰的可能。
博越上市带来的“蝴蝶效应”无疑将造成这一趋势加速。对此,安聪慧表示,博越从产品规划到上市用了三年半时间,研发之初,吉利预判了SUV市场的竞争会像轿 车一样激烈。因此,首先,在产品开发阶段,一切都是按照吉利自身定价的目标来进行开发产品。其次,随着市场变化,开门造车,征求消费者意见和建议,满足消 费者需要。“我们在做精品车的同时,要有一定的性价比。”
业内有分析认为,自主品牌淘汰赛或已打响,SUV高增长期接近峰值。弱势品牌除在价格终端积极应对外,更需加快产品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才能在市场上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