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商大战中,价格成为各平台的撒手锏。可是,电商平台低价售车是否涉嫌垄断?我们还能通过电商买到相对便宜的车吗?
3月23日,由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起草的《关于汽车业的反垄断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公开征询意见,在4月结束意见征询并正式发布后,汽车行业的第一个反垄断指南就将面世,这将对汽车行业未来的规范运营带来重要的影响。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的报道,自2014年初,随着反垄断的触角伸入汽车业,包括宝马、奥迪、奔驰、克莱斯勒、东风日产等多家整车汽车及其经销商、零部件企业都因此受罚,累计处罚金额超过20亿元。随后,反垄断事件在汽车行业内不断向纵深推进。
从事汽车反垄断的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魏士廪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企业而言,不仅要了解《指南》对垄断的界定,更重要的是了解豁免的条件,只有了解这些,企业才真正清楚什么可为。”
“一口价”电商售车将被豁免
去年,是汽车电商大战最为激烈的一年,比如阿里汽车在“双11”的电商大战中主打“整车特卖”,部分品牌车型 甚至半价销售。“一口价”已经成为汽车电商的 惯用销售模式。有统计显示,2015年“双11”,天猫和国美在线四家网站在线明码标价的车型,即“一口价”车型高达2620款。一些电 商公司促销的整车价格都远低于市场价格。因此,在《指南》草案的几次讨论中,电商公司低价售车是否涉嫌垄断的争议不断。
《指南》指出,实务中存在汽车供应商通过电商平台在一定时期以统一价格销售汽车,与不特定的最终用户直接达成交易,仅通过经销商完成交车、收款、开票等交易环节的销售。在该等电商交易中,经销商仅承担中间商的角色协助完成交易,与完全意义的经销商有所不同。
“这就意味着当前流行的汽车厂家‘一口价’售车等电商行为将获得豁免。”一位不具名的市场分析人士指出。
《指南》指出,《反垄断法》第十四条明确禁止限制竞争效果非常明显的固定转售价和限定最低转售价。根据个案分 析原则,如果经营者能够证明该等价格限制不 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竞争,并且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经营者可以根据《反垄断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对固定转售价和限定最低转售价主张个案豁免。
《指南》具体指出,新能源汽车推广期(9个月内)可以固定销售价格、限定最低转售价;在厂家直销、政府采购、汽车供应商电商销售等情况中,经销商作为中间商提供服务限制转售价格的,可以豁免。
魏士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电商‘一口价’售车享受豁免权,实际操作中可能会被企业钻空子。因为一旦汽车厂家与经销商暗自商定价格后,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纵向价格垄断的行为,但是很难被发现。”
根据《指南》的规定,在我国汽车市场上,“纵向协议”主要体现为汽车厂商与经销商签署的协议,也可能通过商务政策、通函、资讯、通知等形式达成。《指南》除明确了汽车行业的纵向垄断豁免条件,对各地已经实施多年的二手车“限迁”的问题也明确了废除的意见。
在《指南》第五部分中明确指出,各地和机构应废止“含有限制汽车市场准入和汽车自由流通等内容的规定”。此 外,《指南》认为,“要求二手车必须在车辆注 册登记所在地交易”“限制二手车交易必须由二手车交易市场开具发票”等行为,违反《反垄断法》第五章规定,实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所谓二手车“限迁”,是指一些地方对于外省或者外市的二手机动车,采取限制环保标准、限制年份等措施,以避免这些车辆大量流入本地市场。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目前全国约300个地级市出台了二手车的限迁政策。
《指南》认为,二手车交易中的滥用行政权利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不利于绿色循环消费和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还限制了汽车所有人的物权处置权益,延长消费者换车周期,间接影响新车销售市场。
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的统计显示,北京新车增长主要来源于二手车的外迁和报废车辆,北京二手车交易过户外迁率每下降1个点,影响新车销售下降1.6个点左右,去年全年影响新车需求下降7%。
今年1月,北京二手车成交过户约7.2万辆,同比增长21.5%,其中二手车外迁率36.21%,新旧车比 1:1.58;2月,二手车成交过户约3.5 万辆,同比下降22.7%,外迁率为33%,新旧车比1:1.46。从数据可以看出,2月二手车市场受春节影响严重,成交量不到1月的一半,但仍高于同期 新车销量。
在《指南》中,此前曾被汽车行业内人士呼吁应该纳入其中的平行进口汽车贸易,并未过多涉及。此前,从事反垄断的律师黄伟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阻碍平行进口发展的重要问题,是跨国公司对货源的限制,这很难界定为垄断。”
对此,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王晓晔表示:“要不要禁止平行进口?那是一个国家政策的问题,但不是反垄断的问题。”
除了二手车限迁、纵向垄断享有豁免之外,《指南》还对汽车流通领域、售后维修、零配件等环节可能出现的垄断行为进行了明示。因此,有观点认为,在《指南》出台之后,汽车行业的整个产业链条都将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