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网约车地方细则的三个相关文件21日发布,相关部门根据社会各界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125处修改。这些修改背后有哪些考量和博弈?新华社记者对话北京市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
“根据公众建议不断扩大合规范围”
问:征求意见稿收集的公众建议集中在哪些方面?
答:北京市网约车地方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的社会关注度非常高。一共收集了9246条建议,其中表态性意见7736条,赞成的占六成左右;建议类意见1510条,占16.3%。
建议主要集中在网约车车辆资质条件及管理、网约车驾驶员资质及管理、出租汽车数量调控三个方面。从数据来看,不少人对“京人京车”表示理解,赞同的达到70%多,质疑的只有12%。我们根据建议修改了125处,不断扩大合规车辆的范围,让更多人参与“分享经济”。
“从北京实际出发,兼顾多方利益”
问:为什么要求“京人京牌”?
答:对于一个拥有2170万常住人口的城市来说,建设和谐宜居之都必须综合治理人口过多、交通拥堵、环境问题等“城市病”。在这个前提下,北京任何一项政策都不能“任性”,要从北京实际出发,兼顾多方利益。
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570余万辆,地铁最高日客运量超过1200万人次,公共电汽车日均客运量1063万人次,小汽车每车年行驶里程15000公里,交通压力与日俱增。但在我们的努力下,2016年北京交通拥堵指数目前比2007年下降22%,交通拥堵加剧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总体来说,北京坚持公交优先的战略,网约车等出租车只能作为城市交通出行的补充,对其进行总量控制在所难免。目前北京市绿色出行(公交、地铁、自行车、步行)占到71%,小汽车出行占25%,出租车占4%,其中包括比例不高的网约车出行。北京出租车改革的总基调是:巡游车改革、网约车规范、融合发展、错位经营、多层次服务。我们力争进一步提高绿色出行比例,为首都可持续发展提供足够交通承载力。
“5个月过渡期是柔性考量”
问:政策出台之后,预计将有大量不合规车辆面临退出,政府有什么监管手段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答:政策出台前,我们和专家、司机、乘客、网约车平台进行了多次沟通,决定设立5个月的过渡期。一是给合规平台、车辆、人员办理手续;二是清理不合规车辆、人员等。
从服务乘客的角度,我们希望一部分网约车出行需求转向合乘出行。另外,希望网约车和传统巡游车加快融合发展,因此提出过渡期的柔性考量。过渡期之后,平台要加强行业自律,我们也要建立打击非法运营的长效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运营、克隆车和价格违法行为,能够更好服务乘客、保障安全。
“推动巡游车改革及网约车规范”
问:面对新的经济形态,如何创新管理手段?
答:出租车发展中没有对立关系。网约车以网络预约、快捷方便等特点,满足了一批乘客的出行需求。单从评价司机服务质量的机制看,就值得巡游车学习:如何与派单挂钩,实时评价。但网约车也有局限性,乘客安全与权益的保障等需要进行监管。
巡游车与网约车各有发展历史和优势,但为乘客提供更好出行服务的目标是一致的。你有技术优势,他有线下服务优势,为什么不一起干呢?
管理部门也在转变思路。对出租车企业从“约谈”变成“座谈”,鼓励传统巡游车企业转型发展网约车。通过推动巡游车改革及网约车规范,构建多样化服务体系,提升出租汽车服务质量。目前首汽集团打造的“首汽约车”平台已有网约车近5000辆,在京注册用户已达218万人。近期还推出了可搭载轮椅的无障碍网约车,提供差别化服务。
“解决出行问题要标本兼治”
问:北京解决群众出行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什么?
答:群众出行问题的解决,需要放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多措并举、标本兼治。一方面,传统出租车行业需要加快深层次改革;另一方面,需要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到2020年,我们要力争绿色出行比例从目前的71%提高到75%。
交通设施根本是为人口服务,北京的“交通病”要与“城市病”综合治理。我们呼吁将交通承载力作为城市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