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下面这样的情况:家里东西越来越多,怎么整理都还是越来越乱?然后你会发现,小学时候的学习机还在,十年前的台式电脑还留着,而新的苹果笔记本和各种新潮电子产品已然到手,症结在于——旧的没去,新的源源不断。
年轻人多半认可“该扔就得扔”的理念,而这或许也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但奈何“我妈舍不得扔”,老人的确是轻易做不到“断舍离”——这就是矛盾所在。
如果把中国汽车市场比作一个“家”,那么同样也面临类似的问题。较早前布局的汽车产能仍旧在持续扩张,而新增汽车产能乃至新增整车项目,仍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不久前,发改委近期会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有关方面,建立了汽车产能调查分析和信息发布工作机制。据发改委调查数据显 示,2015年末,全国有26个省级行政区具备汽车整车生产能力。2015年末,已形成汽车整车产能3122万辆,在建产能超过600万辆。
也就是说,接下来的两年中,国内汽车整车产能可能会达到3720万辆,并逐步接近4000万辆。而事实是,2015年,国内汽车整车销量为2459.8万辆,同比增长仅为4.7%。按照这个销量增幅,要在未来两年内实现对4000万辆产能的有效利用,几乎不太可能。
作为各区域GDP的支柱之一,汽车业的好处显而易见:能耗相对较低,产值较大,资本密集度较高,对GDP和税收的作用明显,市场化程度高,投资周期短,见效快。也正因于此,国内各个区域及地方政府历来就热衷于发展汽车产业。
实际上,早在2010年9月的天津泰达国际汽车论坛上,时任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就警告说,在地方政府推动以及汽车厂家对市场前景过分乐观的背景下,国内汽车企业的快速扩张加剧了产能过剩的风险。
而作为国内汽车产业“宏观调控之手”的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等部门,早在2012年就联合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中,“外商投资整车条目”就已经从鼓励投资的类别中删除。强调将整车制造条目从鼓励类中删除,体现的是中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要求。
当年11月份,工信部还正式颁布了《乘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首次对新建乘用车企业的技术条件和开发能力做出了详细规定,并强调了企业应具备产品设计、长期战略、质量检测等自主能力。
两大政策的出台,对汽车合资品牌及自主品牌的新增产能都设置了相应的门槛,这也就意味着,对整个汽车产业的产能扩张速度进行适度“抑制”,是国内相关监管部门的共识。
原因主要在于两点:一是持续暴增的国内汽车消费,已经诱发拥堵、排放污染等社会问题;目前国内拥有整车制造企业逾130多家,但87%的销量却是来 自于排名前十的汽车厂商,另有超过100家地方小型汽车生产商抢夺其余13%的市场销售份额。这部分小型厂家的生产和盈利能力低下,落后的技术使其产品多 数集中在低端市场,市场销售量极低。
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在政策实施的第二年,汽车产能过剩的问题依旧明显。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汽车产销2211.68万辆和 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4.76%和13.87%,比上年分别提高10.2和9.6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产能利用率只有65%,已低于70%的 安全线。
2014年全年汽车产量达2389.5万辆,与2013年相比,增长7.1%。至2015年,国内汽车产能数据已经增长至3122万辆。
从目前汽车业的整体发展状况来看,从过去两年起,国内汽车市场整体销量步入“微增长”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但各大车企在产能上的布局增速并未放缓。但在前期产能释放过快的影响下,市场对产品的消化已不像以往那样迅速,出现产能过剩也是必然。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合资品牌,抑或自主品牌,各自对汽车产能的快速扩张,都源自于对中国汽车市场过于乐观的预测。
在无数次的采访场合,汽车企业高层口中“中国目前人均汽车保有量低于世界水平”,以及“中国正在进入城镇化阶段,汽车刚性需求和消费升级需求都使得国内车市的发展潜力巨大”等表态,依旧正在乐观论证国内汽车市场的增长空间依旧很大,尤其是在中西部以及二三线城市。
尤其是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和发展国内车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此前名不见经传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和产品层出不穷。而在传统汽车领域,近几年来宣布实施国产的品牌依然较多,新增品牌仍旧层出不穷,大多数车企的新增产能仍旧在释放。
一边是汽车产业政策对新增整车制造项目予以限制,一边是汽车产能仍在以几何倍数递增。这似乎与前文描述的情形不太相同——作为监管部门的“我妈舍得丢”,而作为新增产能制造者的车企不仅做不到“断舍离”,反而仍旧往这个有限的市场上“填塞”品牌和产能。
房子里东西多了可以扔,家里乱了可以快速整体,而数以亿计的资金投入和耗费人力物力建设的汽车产能,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断舍离”。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目标——提升行业集中度,形成与跨国车企抗衡的实力,进行实现国际化,又该如何来实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