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论是车企还是汽车零部件企业推出的新技术中,与“汽车智能化”相关的产品比例在不断上升。小到悬架弹簧、汽车座椅、轮胎压力等可以自适应调节的零部件,大到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警告等对整车进行操控的系统,无不变得更加智能。
汽 车智能化范畴非常广,在盖世汽车研究院发表的《智能互联将引领新一轮汽车技术发展潮流》一文中对“汽车智能化”概念进行了定义,将其分为两大板块——“智 能”与“互联”。前者包括动力总成、底盘和车身控制的智能化,侧重于汽车本身的功能,后者则包括主动安全、驾驶便利和监控等,侧重于车-人、车-车和车- 社区的关联。当然,两者间有着相互交织的部分。
那么,在纷繁复杂的“汽车智能化”领域中,哪些技术更有希望在短期内应用?哪些还需要时间磨砺才更成熟?结合各类信息与调研,在基于“智能”与“互联”的分类下,我们对近三年内最具应用前景的汽车智能化技术进行了盘点。
一、智能类
1、车身控制
安全、油耗、驾乘感受是司机比较在意的三点。在驾乘感受方面,悬架调校至关重要。然而,不论是麦弗逊式、多连杆式、扭力梁式悬架都有其各自的优劣势,它们所针对的路面条件也不同,无论如何调校,也不可能实现在任何路况下都保证舒适性。针对这样的问题,如今有车企推出了智能悬架控制。
代表技术:魔力车身控制
它的前身是奔驰主 动车身控制系统,在车辆接触路面后,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悬架系统进行调整来保证车内的乘坐舒适性。而魔力车身控制技术则更加先进,它能够提前让悬架系统做 好应对准备。魔力车身控制系统相比主动车身控制系统增加了一个前置摄像头,位于前风挡玻璃上方位置的摄像头会自动扫描前方15米的路面状况,然后根据计算 机的处理数据,主动悬架系统便能调节悬架的软硬程度或者高低来适应道路状况,以保持车身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提供最佳的乘坐舒适性。
综合考虑成本与功能性,奔驰已经将昂贵的前置雷达替换成了成本较低的摄像头。
2、主动安全
不管是整车厂商,比如宝马、奔驰、沃尔沃,丰田,日产;还是像天合、博世这类零部件厂商,都一直在奋力开发新产品。毋庸置疑,主动安全技术能提升驾驶安全性,而典型主动安全系统则包括了盲点检测、车道偏离警告、自适应巡航、泊车辅助等等。然而,在众多技术中,真正具备实用性、成本效益的技术又有多少呢?
代表技术:盲点检测、泊车辅助
目前阶段,安全系统不是用来操控驾驶的,而是用来辅助驾驶的,汽车的驾驶安全主要还是靠人来决定。盲点检测系统与泊车辅助是最具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的两项主动安全技术,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 先,从司机需求角度来说,光依靠后视镜的确无法完全掌握后车情况,因为后视镜存在盲点;泊车辅助也是同样的理由,车库内由于立柱、其他车辆可能会挡住司机 视线,因此用传感器检测障碍物或车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因素,司机无法依靠提升技术来避免。而诸如自动刹车、车道偏离警告/辅助、自适应 巡航等系统所实现的功能,司机完全可以依靠提升驾驶水平来达到。
第二点是成本问题。盲点检测与泊车辅助不如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辅助、自动刹车等系统这么复杂,它们仅需依靠传感器或摄像头收集信息,经过计算机处理后给出信号,无需汽车后续作出纠正性的操控,因此成本较低。
3、手势控制
你是否想过未来的某一天,驾驶着汽车,只需要稍微挥动一下手指就能达到控制汽车的目的。
代表技术:谷歌手势控制专利
2013年11月,谷歌正式发布手势控制专利申请书,表示正在致力于研究如何通过利用手势来完成对汽车的控制。同时,汽车制造商福特、奔驰也纷纷表示正致力于研发手势控制功能汽车。
谷歌列出的可以通过手势控制的功能清单中,包括地点导航、调整车内温度、调整车载音乐音量、选择歌曲、调整座椅位置及改变巡航控制系统的速度等。
司机可在一定区域内进行手势操作。比如,方向盘、空调出风口等。另外,车内乘客也可以通过手、胳膊、腿部和头部等部位做出任何手势控制。目前专利中预设的手势包括扫手、轻拍、指向、抓取、聚拢或者摆手等。
以上所述手势均由车内三位立体摄像头监控。
我们都知道,谷歌一直在努力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结合目前的实际状况来说,谷歌意识到汽车行业仍然处于人工控制时代,而手势控制或许能把车主从机动控制中真正释放出来。
4、高级胎压监测
轮胎压力对行车安全和车辆燃油经济性非常重要,胎压监测系统负担着检测胎压的重任。未来的胎压传感器不仅要能够检测胎压,还应具有更多的功能,例如检测胎纹深度。
代表技术:大陆eTIS电子胎压信息系统
通 过智能软件,该系统能够根据轮胎的滚动特性推算出当前的胎纹深度,嵌入式胎压传感器将轮胎初始参数与当前参数进行对比,根据参数变化量得出相应结论。必要 时,车辆通信系统还能够通知当地汽车服务中心进行现场服务。基于传感器数据,司机同样能够在汽车仪表上看到相应的轮胎数据,而轮胎制造商也会在轮胎侧面刻 上允许的最小胎纹深度参数,便于司机进行对比。
大陆目前正与全球多家汽车制造商合作,希望能进一步拓展胎压传感器的功能。毋庸置疑,每个轮胎在使用过程中都在缓慢地漏气,而胎压传感器的作用就是在轮胎压力尚未下降到危险阶段时就提醒司机,从而保证驾驶的安全性。
大陆已明确表示这项技术将在2017年投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