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冰火两重天” 打车软件市场走到发展的十字街头
据新华社记者周蕊
一度红火炙热的打车软件,正在经历着“冰火两重天”般的骤然变化:继取消对乘客端补贴之后,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近日均停止了对司机端的补贴,随之而来的市场“冰冷”扑面而至。
在经历了数月激烈的“烧钱大战”之后,24亿元补贴却未换来消费者的黏度,打车软件市场如今正走到发展的十字街头。
24亿留不住消费者?
数据显示,截至5月17日两大打车软件停止乘客现金补贴,滴滴打车已补贴了14亿元,快的打车补贴超过10亿元。在多重因素影响下,24亿元补贴正面临“打水漂”的危险。
补贴“高台跳水”是影响最大的因素。从原本最高13元变为7月起的零补贴,乘客端和司机端补贴的取消直接影响了双方的积极性。
一项门户网站调查显示,两大打车软件停止现金补贴后,有52%的网友表示没有补贴后不会再用打车APP,仅有28.5%的网友表示还会继续使用。
司 机师傅王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不算手机等硬件的投入,运营成本一般包括空驶里程、电话费和手机流量。空驶一般在一公里左右,算8角。电话一般确认一次到两 次,算6角。无线上网卡5G套餐每个月200元,平均每单不到1元。加上不再接单的时间成本,除非是去机场等“好活”,市区内一般的实时叫车的成本在 2~3元,没有补贴的话等于自己贴钱接单。
打车软件也遭遇了电调中心的强烈“围追”。以上海的强生、大众出租车公司为例,4元的调度费和免费通话功能使得曾经一度让司机觉得颇为鸡肋的电调接单再度增加了吸引力。
监管部门“堵截”也不容忽视。多个城市陆续对打车软件做出了种种规范措施。
打车软件走向何方?
专家指出,打车软件在“烧钱大战”后,在继续培养和保持用户习惯方面需要更多的创新。无论是O2O整合营销活动还是会员制优惠,打车软件为用户热情“保温”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此外,交通运输部此前发布了《关于促进手机软件召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通知》,被视为官方有意“收编”打车软件,给打车软件的未来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尽 管面临新的挑战,但业内专家指出,在此前的“烧钱大战”中,打车软件的便利性与智能化已受到了用户的普遍认可,形成了新的出行习惯。补贴并非打车软件发展 的唯一条件,培养用户黏性也并非只此一途。下一步打车软件市场能否发展,取决于能否重新找准定位,并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
打车软件再战商务用车市场
本 报讯 (记者王丹阳)日前,北京市交通委下发《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关于严禁汽车租赁企业为非法营运提供便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中国汽车租 赁市场做出相关规范性要求,严禁私家车被租赁使用。《通知》对哪些车辆能够租赁作出明确限定,矛头直指易到用车等租车软件。
国内首家叫车软件公司滴滴打车回应称将以商务用车用于打车软件的创新应对“一纸禁令”。
柳传志之女、新任滴滴打车COO柳青说,“北京交通委下发通知,目的只有一个,规范市场环境,变无序为有序。”
据本报从内部了解到滴滴商务用车业务名为“滴滴专车”,最快将于明后天上线。“产品运行已处于可以随时正式上线状态”,滴滴专车负责人陈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