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月前刚刚调走的销售一把手,如今又调了回来。
7月15日,有自媒体报道,于2015年11月从一汽海马销售公司总经理一职上调离的李伟胜,已回归一汽海马销售公司,并重新担任这一职务。
“李 伟胜近日已经回到销售公司上班了,不过公司内部目前还没有正式发文。”7月15日,一位海马内部人士对记者透露。随后记者向一汽海马相关负责人求证时,对 方的回答却意蕴颇深:“目前媒体的报道是不实的,内部还在做相应的统筹工作,近期会对此事有明确的消息公布。”紧随其后,原披露这一消息的自媒体删除了原 文,转发这一消息的海马汽车职工也删除了朋友圈。
是未到公布时机,还是重新任命一事又有了变化,抑或是其中另有隐情?即将发布的官方消息将揭开这一谜底。而对于海马汽车而言,近年来持续的高层布局调整背后,战略脚步和发展路线上的变化也在逐步显露。
四年三任总经理
2015年11月,海马汽车宣布,时任一汽海马销售公司总经理的李伟胜,将调职到海马集团战略规划部,接替他的是当时的一汽海马常务副总经理蔡锋。
事 实上,不到两年前,李伟胜刚刚从前任总经理吴刚的手中接过接力棒,上任这一职务——2013年8月,海马内部下发任命文件,海马汽车销售公司原副总经理李 伟胜将升任销售公司总经理,吴刚卸任销售公司总经理后,继续担任海马汽车集团总裁助理。然而,在卸任销售一把手职务17个月后,吴刚于2015年1月底, 离开了工作七年的海马汽车。
如若李伟胜此次重回一汽海马的传闻落定,则意味着一汽海马销售公司总经理一职上在四年中更换了三任,只不过有两任是同一个人。
尽管官方未发布公告,但李伟胜的归来或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旺 季卖车,淡季整人”的俗语,总是不断被验证。去年11月,李伟胜被调离销售一把手位置时,就有诸多业内人士猜测,这一调整很可能是在为海马的市场业绩“买 单”。2015年全年,海马汽车共销售新车18.06万辆,较去年同期微增2.09%,仅完成海马汽车全年销售目标25万辆的72.27%。
大幅落差于既定目标,是否正是海马集团高层领导曾决定调离李伟胜的主因,目前并无从考证,同样遗憾的是,重整旗鼓之后,海马汽车整体虽然保持了可观比例的同比正增长,但在郑州和海马两大基地上,落差愈演愈烈。
从海马集团公布的产销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海马汽车累计销量为10.37万辆,同比增长了25.41%。然而这其中,一汽海马累计销量仅有3.02万辆,较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3.8%。
“我是汽车老兵,也是营销的新兵。”接替李伟胜的蔡锋曾在去年11月上任后的首次公开亮相中如是评价自己。而他在海马汽车奋战28年之久——从车体部长、技术 管理部部长再到技术本部本部长的历程中,全面负责海马汽车新产品研发、动力系统及技术平台研发等一系列要务的蔡锋,确实是一个典型的“技术男”。
近 年来,海马汽车销量持续走下坡路,两度换帅都未曾力挽狂澜。2015年初,一部《何以笙箫默》热播,随之,剧中的福美来M5与海马S7两款车型也颇为引人 侧目,但这一效应却并没有为海马汽车带来可观的业绩,截止到去年7月,公司累计销量仅为8.9万辆,同比下降11.24%。“以前我们虽然关注客户,但并 没真正做到以客户为导向,今后我们的产品将更加贴近客户,从质量出发,然后抓可靠性,也就是国际通用的抓质量与缺陷。”蔡锋曾坦言道。
重心北移
如若通过频繁更换销售总经理的过程中,掺杂了寻找营销突破口的原因,显然是不够理智的。但这也在侧面凸显了一家急于在市场中冲出重围的汽车品牌的迫切心愿。
面对这一目标上,高层人事调整是一方面,布局和整体战略的演化同样值得关注。
海马集团共有两大生产基地,一汽海马海口基地位于海口市金盘工业开发区,这里同样是海马汽车总部的所在地;另一基地则位于郑州,以海马汽车的全资子公司——海马轿车有限公司为主体,肩负海马在郑州基地的生产事务。
相较偏居海岛,地域狭小的海口基地,位置上落子中原地区的郑州基地在人才资源、车辆及零部件运输成本上显然有更大的优势。
也因如此,海马汽车的重心开始逐渐向郑州转移。2月27日,海马汽车发布了关于全资子公司海马轿车有限公司的更名公告,宣布“海马轿车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事实上,在此之前,海马轿车公司所在的郑州基地,已不仅仅生产轿车车型。2014年10月上市的SUV车型海马S5车型就在郑州基地生产,这款车型目前已成 为海马汽车旗下销量主力。2015年,海马汽车全年的18.06万辆销量中,海马S5全年销量达到6.52万辆,占整体份额的36.1%,成为占据销量 比例最高的单一车型。而根据海马汽车规划,郑州基地还将重点投放更多SUV车型。
目前,尽管海马汽车总部仍在海口,但海马相关负责人对笔者透露,将会有个别工作组由海口移到郑州。不难看出,海马汽车正在潜移默化的重心北移。在战略调整带来的组织机构变化和车型调整面前,无论执掌营销大印的是哪一位,都将面临着更严苛的市场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