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中国车企从2015年开始进入了大调整时期。一方面,2015年轿车市场见顶下跌,全年同比下降5.33%,拉低了整体市 场表现。市场的波动很快传导至企业。另一方面,反腐、国资改革等外力也促使车企改弦更张。从今年年初开始,车企在过去6个月的时间内出现了剧烈的集体调 整。
在人事方面,今年除了广汽集团(22.810, 0.21, 0.93%)例行的三年一次的干部调整,涉及8位管理层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恐怕是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8.570, -0.12, -1.38%)集团。作为汽车行业内为数不多的两家央企,这两家企业在2014开始的中纪委巡视中折损了不少干部。随着两大企业最高管理层确定,两家企业 也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
其中,一汽党委常委职务、中国一汽副总经理吴绍明调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这是2016年“第一调”。之后,一汽内部也进行了较大范围的人事调整,基 本延续去年的三个事业部设置。东风集团于今年7月确定李绍烛接任空缺半年多的集团总经理一职,同时在集团内部各个板块都进行了调整,涉及东风乘用车,东风 股份(12.230, 0.27, 2.26%)等。
今年上半年,奇瑞和北汽集团也进行了大范围调整。奇瑞方面除了身体抱恙的二把手郭谦离职,今年4月奇瑞一口气任命三位副总经理。奇瑞旗下的观致汽车 在经历高层波动之后,目前管理层依然空缺。北汽方面,自主品牌北京汽车以及昌河汽车进行了大范围的人事调整,从集团到北汽股份,再到北汽股份销售公司,多 位高层职务有变。昌河汽车方面,北汽几乎将原来派驻的高管彻底轮换了一遍。
当然,对人事进行调整的不仅是上述公司。今年上半年,包括宝马中国、长安PSA、东风悦达起亚、北京现代、长安福特、沃尔沃中国、广汽三菱、广汽菲 亚特等多家外资或者合资企业都出现了大范围的变化。人事变动只是企业调整的一部分,在其背后,是企业战略性的调整,这包括了组织架构以及经营思路等。特别 是在汽车市场整体变淡的大背景下,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平衡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考虑因素。
比如东风日产在去年突破百万辆大关之后,今年定调为稳定前进。一汽-大众在走出去年阴影之后,将今年的基调定位为“发轫”,取意战胜困难再出发。观 致汽车、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广汽本田、东风乘用车等企业则在内部组织架构上都进行了部分调整。比如东风乘用车成立了A9营销部,建立了类似一汽红旗 的架构,以打造东风的高端产品。这些调整都是紧随企业战略的调整而变化的。
比较鲜明的是东风悦达起亚。由于受到市场压力,东风悦达起亚的多位部长下到市场督战,职位也变为各销售大区负责人。不管是从人事调整的规模还是从各 个企业内部的架构变化来说,今年上半年的调整都是空前的。实际上除了这些调整,企业内部在一些政策修订上也是动作连连。最主要的政策包括售后、经销商政策 这两大块。
以雷克萨斯中国为例,其在中国基本停止了大型4S店的扩张,改为小型卫星店,这种店面比以往的4S店节约25%的成本。东风英菲尼迪、长安福特、东 风日产在上半年也进行了大力度的经销商政策调整,不论是在经销商支持力度还是在金融政策上都比以往更加灵活,并对经销商更有利。
当然,可能最大的调整还是来自于国有企业改革。处于东北地区的华晨集团近一年来作为辽宁省国资改革的先锋,在改革方面进行了尝试。首先是人事方面, 首次单独设置了华晨总裁一职,不再由董事长兼任,标志着企业改革开始。特别是上半年辽宁省国资委将其持有的华晨集团股权的20%无偿划转至辽宁省社保基 金,华晨从国有独资变为混合所有制。
上半年的种种变化,并不是毫无章法。这些变化之所以在今年集中发生,是有深刻的现实背景的:在人事变动上,除了国资企业的调动,一部分则流向新兴行 业。比如东风英菲尼迪总经理戴雷离职后转向互联网造车项目;乐视汽车、蔚来汽车更是挖角了一大批传统行业人才。在企业内部组织架构甚至企业政策的调整上, 都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去年,大部分企业将销售的统计方式从批发数量改为零售数量,另外对经销商进行了大手笔的支持政策。今年,车企将这种政策进行延续,同时探索更多有效 的商务政策。在渠道的布局上,改变了以往的求多心理,更加注重区域市场的平衡发展。另外,今年汽车行业还出现了一种特别的人才流动——车企高管加盟汽车类 媒体,这还不是单个现象。
总结而言,这些变化主要是来自政策和市场压力,在趋势上是面向移动互联网,更面向消费者;在经营模式上,也从追求量的堆积到质的增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尽管有些变化是被迫进行的,但毋庸置疑的是,汽车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积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