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家
尾气检测的全链条造假已遭曝光,却近半年都不见对造假企业、机构的问责,这太不正常。
2015年9月,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山东等四省的机动车尾气检测数据造假黑幕,但据报道,时至今日,除山东省环保厅已进行调查外,其他各省均无回应,至于问责,更是遥遥无期。
尾气检测造假,这早已是个公开的秘密。有专家曾表示,中国95%机动车尾气检测机构存数据造假。但对这种造假的泛滥,一些地方监管部门似乎熟视 无睹。甚至央视曝光尾气检测造假黑幕后,济南市环保局只是匆匆回应“设备合格”,在有关部门被举报“不作为”后,环保部在山东推行的尾气大数据检测试点企 业却遭到有关部门调查。
参与造假的企业没人去查,真正致力于解决尾气检测造假的企业却成了打击对象,近半年都未被问责,不难想象,其背后的水该有多深。那么,到底是谁在搁置或阻挠尾气检测造假的调查问责?在尾气检测数据造假背后,跨部门的“红顶产业”链条,到底有多长?
与国内尾气检测造假责任方安然无恙形成对比的是,德国大众汽车尾气排放造假事件被曝光后,大众公司高层公开道歉,大众不仅受到来自美国司法部门的全面调查,更被多国调查指控。仅在美国,大众可能面临最高达180亿美元罚款。
近年以来,举国上下都在关注雾霾治理,权威数据显示,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机动车尾气已成为越来越多大中城市PM2.5的主要贡献者。但作为治霾重要环节,尾气检测治理却乏力,检测造假也不见问责,这不仅消解了在空气治污上的努力,也令民众心中添堵。
包括《焦点访谈》曝光的四个省,有责任尽快说明它们对曝光问题的处理,如若它们仍消极以对,作为国家主管部门,不能置身事外,而应强力发声。而打击尾气检测造假,也不应只是处理几个造假企业或机构,更要向造假背后的监管怠惰开刀。
例如,根据《计量法》要求“向社会出具公众数据的计量器具须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尾气检测设备都没有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而负责该项工作的则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这何尝不是种当被问责的系统性失职?
环保部此前曾发布《关于开展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检查整治工作的通知》直指,“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玩忽职守、弄虚作假行为,严重影响了机动车污染 防治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造成了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尾气检测造假如此泛滥,不严厉查处几个典型的职务犯罪案例,并公之于众,如何以儆效尤?
尾气检测的全链条造假,当有全链条问责,从检测设备生产厂家、尾气检测机构、检测标准制定方及监管机构,无一例外。清除尾气检测行业的“乌烟瘴气”,必须下一剂这样的猛药才行。
□于平(媒体人)